哎,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辛辛苦苦开发了一个网站,结果一上线,用户反馈说“页面打不开”“按钮点不动”,甚至直接骂街:“这什么破网站!”——这时候你才发现,原来测试这玩意儿,根本不是可有可无的步骤啊!今天咱们就来聊透,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小白,到底该怎么测试网站?别慌,我手把手教你,保证你听完立马能上手!
第一步:测试前,先搞清楚“测什么”

很多人一上来就瞎点按钮,结果测半天啥也没发现,其实啊,测试就像吃饭,你得先想清楚要“吃什么”。
核心问题来了:测试到底要测哪些东西?
简单来说分这几块:
1、功能:按钮能不能点?表单能不能提交?
2、兼容性:用手机看会不会乱码?不同浏览器显示正常吗?
3、速度:加载页面要等多久?别让用户等到天荒地老!

4、安全:输入密码的时候会不会被黑客偷看?
5、用户体验:页面设计会不会丑到让人想摔手机?
举个真实例子:我之前帮朋友测一个购物网站,结果发现“加入购物车”按钮在苹果手机上死活点不动——这就是典型的兼容性问题,所以啊,测试前先列个清单,别让问题从眼皮底下溜走!
第二步:功能测试——别让用户骂你“反人类”
功能测试说白了就是“模拟用户操作”,比如用户想注册账号,流程应该是:填邮箱→输密码→点提交→收到验证码→完成注册。
关键技巧:

按流程一步步走:别跳步骤,比如故意不填密码直接点提交,看系统会不会提示错误。
乱输入试试看:在电话号码栏里敲一堆字母,看网站会不会崩溃(遇到过!真的会!)。
边界值测试:比如密码要求6-12位,你就试试5位、13位,甚至直接空着不填。
对了,别光用鼠标点,键盘快捷键也试试!比如按回车键能不能提交表单?这些细节分分钟让用户体验翻倍。
第三步:兼容性测试——你的网站不是只给你自己看的!
你知道吗?光是Chrome浏览器就有N个版本,更别提安卓和iOS系统了……
怎么测兼容性?
1、主流设备全扫一遍:至少覆盖iPhone、安卓手机、iPad、Windows电脑、Mac电脑。
2、浏览器别偷懒:Chrome、Firefox、Safari、Edge一个都别放过。
3、分辨率测试:把浏览器窗口拉大缩小,看页面会不会“支离破碎”。
有个小窍门:用在线工具省时间,比如BrowserStack(不是广告!),能模拟各种设备环境,不用真买十几台手机——适合预算紧张的小白。
第四步:性能测试——速度决定生死!
数据显示,53%的用户会在3秒内关掉加载过慢的网页,怎么测速度?
手动掐表:简单粗暴,打开页面开始计时,超过3秒就危险了。
工具辅助:Google的PageSpeed Insights(免费!)能直接告诉你哪里拖慢了速度,比如图片太大、代码冗余。
压测:模拟100个人同时访问,看服务器会不会挂(新手可以用JMeter,虽然有点难,但教程一搜一大把)。
提醒一句:别光测首页!那些详情页、支付页才是最容易卡顿的重灾区。
第五步:安全测试——别让你的网站变成“肉鸡”
小白听到“安全测试”就头大,其实有些基础操作很简单:
输入框过滤:在搜索栏里输入<script>alert("你被黑了!")</script>
,看会不会弹出警告框(如果弹了,说明有XSS漏洞!)。
密码加密:注册时输入密码123456,到数据库里看看是不是明文存储(如果是,赶紧跑路!)。
权限控制:普通用户能不能直接访问管理员后台?试试手动输入/admin的网址。
说个真实案例:某论坛没做权限控制,结果用户都能删帖,最后管理员连夜修bug……安全无小事,千万别偷懒!
第六步:用户体验测试——直觉比规则更重要
用户体验这东西很玄学,但有个万能方法:找完全不懂的人来用你的网站!
– 观察他们的表情:皱眉?挠头?说明哪里出问题了。
– 记录操作路径:比如想找“联系我们”,结果点了三次才找到——这就是导航设计的问题。
– 直接问感受:“你觉得这颜色搭配怎么样?”“按钮位置顺手吗?”
“我觉得挺好”可能是客气话,真话往往藏在细节里。
个人观点:测试不是找茬,而是“共情”
最后说点心里话:很多人觉得测试就是挑毛病,其实测试的本质是替用户提前踩坑。
我见过太多开发者抱怨用户“不会用”,但问题是,用户凭什么要“会用”?好的网站应该像傻瓜相机,不用看说明书就能上手。
所以啊,下次测试的时候,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个70岁的老奶奶,或者一个急着下单的暴躁老哥——站在他们的角度,问题自然浮出水面。
测试这条路没有终点,但每一次发现问题,都是在帮用户省下一句“这什么破网站”,你说,值不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