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图像处理中,光晕效果能为作品增添氛围感和层次感,本文将通过具体操作步骤,帮助读者掌握Photoshop中实现光晕效果的多种实用技巧。
▍基础光晕制作方法
1、新建空白图层,使用椭圆选框工具绘制正圆选区(按住Shift键保持正圆)

2、设置前景色为浅黄色(#f5e356),按Alt+Delete填充选区
3、执行「滤镜」→「模糊」→「高斯模糊」,半径设为50-80像素
4、调整图层混合模式为「滤色」,透明度降至60%-70%
5、按Ctrl+T激活变形工具,拖动锚点改变光晕形状
进阶用户可尝试在「滤镜库」中选择「镜头光晕」,通过拖动预览窗口的光源位置实现不同角度的光照效果,建议新建空白图层应用该滤镜,方便后期调整光晕大小与位置。
▍自然光效融合技巧

• 使用渐变工具(径向渐变)在光晕中心添加白色到透明的过渡
• 在图层样式面板添加「外发光」效果,混合模式选择「颜色减淡」
• 配合「色相/饱和度」调整层(快捷键Ctrl+U)改变光晕色调
• 用柔边橡皮擦工具(不透明度20%)擦除边缘生硬部分
处理人像照片时,建议将光晕图层置于人物图层下方,通过蒙版遮挡面部区域,若制作文字光效,可复制文字图层并添加「光晕」滤镜,再与原文字层叠加。
▍特殊场景应用方案

1、逆光效果:
– 沿物体轮廓绘制路径
– 右键选择「描边路径」,勾选「模拟压力」
– 添加动感模糊(角度与光源方向一致)
2、丁达尔效应:
– 使用直线工具绘制白色细线
– 应用「风」滤镜(方向与光线投射角度匹配)
– 叠加多个图层并设置不同透明度
3、霓虹光晕:
– 先制作基础光晕层
– 复制图层并应用「彩色半调」滤镜
– 混合模式改为「叠加」生成网格光效
▍常见问题处理指南
•光晕过于生硬:叠加2-3层不同透明度的光晕层,使用「表面模糊」柔化边缘
•颜色不协调:创建纯色填充层,混合模式改为「颜色」,吸取画面主色调
•光源位置错误:按住Alt键拖动光晕层复制到新位置,通过变形工具适配透视关系
•文件体积过大:合并可见图层前,将光晕层转换为智能对象
建议在制作过程中频繁使用「历史记录画笔」工具恢复局部效果,处理4K以上素材时,可先在低分辨率副本测试效果,确定参数后再应用于原图。
掌握光晕效果的核心在于理解光线与环境的关系,通过调整图层的叠加顺序、混合模式及滤镜组合,即使是简单的圆形光晕也能产生丰富的视觉变化,建议将本文所述技巧与具体创作场景结合,逐步培养对光影效果的敏感度。(个人观点:光晕效果应服务于画面整体,切忌盲目堆砌,优秀的作品往往通过微妙的光影变化传递情感,而非夸张的视觉效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