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框图是产品设计的骨架
无论你是产品经理、设计师还是开发人员,掌握线框图的绘制方法都是必备技能,它不仅是产品原型的起点,更是团队协作的沟通基础,很多人认为线框图只是简单的“草图”,但实际上,它需要逻辑、细节与用户思维的结合,以下从核心方法到实战技巧,逐步拆解如何高效完成线框图设计。
一、明确目标:线框图的核心价值

线框图不是“为了画而画”,它的核心是解决问题,在动笔(或工具)之前,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
1、用户需要完成什么任务?
电商平台的线框图需优先解决商品筛选、购买流程的效率问题。
2、业务目标是什么?
是否需要引导用户注册?或是提升某个页面的转化率?
3、技术限制有哪些?

比如开发周期、平台适配性(移动端或PC端)等。
关键点:将用户需求、业务目标与技术可行性三者平衡,避免设计过于理想化或功能堆砌。
二、工具选择:适合的才是最好的
工具有上百种,但核心原则是“效率优先”,根据项目需求选择:
手绘草图:适合初期头脑风暴,快速记录灵感。
数字化工具:如Figma、Sketch、Axure。

Figma:协作性强,适合团队实时修改。
Axure:逻辑交互复杂时更高效,适合高保真原型。
误区提醒:不必追求工具的高级功能,清晰表达设计意图更重要。
**三、绘制流程:从框架到细节
步骤1:定义页面层级
将产品拆解为模块,例如首页、详情页、个人中心,用树状图梳理页面跳转关系,确保用户路径清晰。
步骤2:划定内容区块
每个页面按优先级排列内容,新闻类App首页的头部是搜索栏,中部为信息流,底部是导航栏,可用灰色方框标注区域,并简要注释功能。
步骤3:细化交互逻辑
用箭头标注操作反馈,点击“提交按钮”后弹出成功提示,或滑动屏幕切换选项卡。
步骤4:标注与说明
在空白处补充文字解释,此区域默认展示热门内容,支持用户自定义排序”。
四、避坑指南:新手常犯的3个错误
1、过度追求美观
线框图的核心是功能布局,而非视觉效果,避免花费时间调整颜色、字体,导致忽略逻辑漏洞。
2、缺少用户视角
仅从业务需求出发,忽略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,老年用户可能更需要放大按钮而非复杂手势。
3、交互说明模糊
标注“点击跳转”不如明确“点击商品图片跳转至详情页,并预加载库存信息”。
五、进阶技巧:让线框图更具说服力
数据驱动设计:参考用户行为数据调整布局,将高频功能放置在拇指热区(手机屏幕下方1/3区域)。
灰度测试验证:将线框图转化为可点击原型,邀请目标用户完成关键任务(如“找到客服入口”),观察操作路径是否顺畅。
版本迭代记录:保留不同版本的线框图,标注修改原因(如“根据用户反馈,将搜索栏下移10px”),便于回溯与复盘。
个人观点
线框图的价值不在于“画得多精致”,而在于“想得多透彻”,好的线框图能一眼看出设计者的逻辑是否自洽,是否真正站在用户角度解决问题,与其纠结工具和形式,不如花时间模拟用户场景:闭上眼睛,想象自己第一次打开这个页面,最想看到什么?最可能在哪里卡住?答案往往就藏在细节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