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etch导出二倍图实战指南:设计师必懂的开发协作基础
当设计师在Sketch中精心打磨界面,按下导出按钮那一刻,图像能否在开发环节完美还原?很多协作卡点,往往源于对倍图导出的理解偏差,掌握正确的二倍图导出方法,是提升设计落地效率的核心技能。
为何必须理解倍图?开发视角的关键需求
移动应用界面需要适配不同屏幕密度(如普通屏、Retina屏),1倍图(@1x)是设计稿中的基准尺寸,代表1个设计像素对应1个物理像素,2倍图(@2x)则意味着1个设计像素需要对应2×2=4个物理像素点来显示,确保在高清屏上清晰锐利。
Sketch导出二倍图:关键步骤详解

- 确认设计稿为1倍尺寸: 这是基石,检查你的画板(Artboard)尺寸是否为最终产品在普通密度屏幕(如iPhone 6/7/8)上的实际逻辑像素尺寸(如375x667pt),此尺寸即为1倍基准。
- 精确选择导出对象:
- 切片(Slice): 最常用且推荐的方式,选中需导出的图层或编组,点击工具栏“切片”工具(或快捷键S),框选区域,切片区域会自动吸附到图层边界。
- 图层/编组本身: 直接选中图层或编组,在右侧检查器中找到“导出”区域。
- 配置导出格式与倍率:
- 在切片或图层/编组的检查器“导出”面板,点击“+”添加导出项。
- 选择格式: PNG(无损,图标/复杂图形)、JPG(有损,照片)、PDF(矢量,简单图形/图标)、SVG(矢量,图标/可缩放图形)等,PNG-24最常用。
- 关键设置:尺寸后缀与倍率:
- 在“尺寸”下拉菜单中选择“2x”。这是生成二倍图的核心操作。 Sketch会自动将设计稿尺寸乘以2(如100x100pt的设计导出为200x200px的图片)。
- 强烈建议勾选“文件名后缀”,Sketch会自动添加“@2x”到文件名后(如
icon_home@2x.png
),这是开发者识别倍图的标准方式。
- 导出执行:
- 选中所有需要导出的切片或图层。
- 点击检查器底部“导出所选项…”按钮。
- 选择保存位置,确认格式和文件名无误,点击“导出”。
导出实战中的高频问题与解决方案
- 问题:导出的图片模糊?
- 检查源头: 确保设计稿中的位图素材(如图片、复杂渐变)本身分辨率足够高,低分辨率素材强行放大导出2x必然模糊。
- 验证导出设置: 务必确认导出项选择的是“2x”而非“1x”。
- 问题:开发说图片尺寸不对?
- 确认画板尺寸: 再次确认画板设置的是1倍逻辑尺寸(如375x667pt for iPhone)。
- 核对导出操作: 是否在导出面板正确选择了“2x”?检查最终导出的PNG文件的实际像素尺寸是否符合预期(应为设计尺寸的2倍)。
- 问题:是否需要导出所有倍率?
- 看项目需求: 通常iOS需提供@1x, @2x, @3x;Android需提供mdpi, hdpi, xhdpi, xxhdpi, xxxhdpi等,但Sketch主要处理设计基准(1x)。
- 高效协作: 主流做法是:
- Sketch设计稿基于1倍尺寸。
- 导出提供@2x图(作为高清基准)。
- 利用自动化工具(如工程师通过脚本、或设计交付平台如Zeplin/Avocode)自动生成其他倍率图,手动导出所有倍率极其低效且易错。
- 问题:图标/图形边缘有白边或锯齿?
- 检查画布: 确保切片边界紧贴图形边缘,没有包含多余透明像素。
- 位图抗锯齿: 对于复杂位图,导出PNG时可尝试开启/关闭“修剪透明像素”选项对比效果。
- 矢量图导出: 简单图标优先导出SVG或PDF格式,避免倍率缩放导致的失真。
提升交付体验:设计师的必备意识
- 严格命名规范: 文件名清晰描述内容(如
btn_submit_active@2x.png
),并包含@2x
后缀,避免使用“最终版”、“new”等无效命名。 - 合理组织文件: 按功能模块或屏幕建立文件夹存放导出资源,与设计稿结构对应。
- 提供必要标注: 在交付物(如标注文档、Zeplin链接)中明确说明设计稿为1倍尺寸,导出图为2倍图,标注关键间距、字体、色值。
- 沟通确认: 与开发团队明确约定设计稿基准尺寸、导出倍率规则和命名规范。
理解并正确执行Sketch二倍图导出,远非机械操作,它体现了设计师对屏幕显示原理、开发工作流的深度认知,将1倍设计稿视为“源代码”,将精准的@2x导出视为编译后的“可执行文件”,这种工程化思维能显著减少沟通摩擦,提升产品界面最终呈现的像素级精度,设计交付的质量,直接影响着开发还原的效率与最终用户体验的流畅度。
